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这些思想家在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可如果仔细探究,对于如何建立未来的理性社会,他们却有着比较大的分歧。”下列属于“这些思想家”中一员的是
A.苏格拉底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
3 .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2019-03-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曾说:“当你睡觉在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里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说明伏尔泰主张
A.教皇赋权
B.天赋人权说
C.开明专制
D.主权在民
5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并列举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例。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材料反映的核心观点是
A.社会契约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作是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这是因为伏尔泰
A.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以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反对罗马教皇,倡导依法治国
8 . 明末清初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归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年)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访录》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戟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摘编自[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伏尔泰(1694—1778年),在英国流亡期间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宣扬个人自由。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黄宗羲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都经历过哪个世纪?根据两则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共同点。
(2)根据两则材料,指出两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不同的经济或政治根源。
9 . 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并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物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张有哪些?
(3)材料三的突出主张是什么?马丁·路德由此开展了什么政治运动?
(4)为避免出现材料四中所述的“一切便都完了”的情况发生,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在政治追求方面人文主义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特征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2019-02-26更新 | 386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二)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