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孟德斯鸠认为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自由的本质是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权利
C.法律违背了人的理性D.自由是指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天赋权利
3 . “他们认为进攻教会堡垒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对教会的批判如今得到来自自然主义宇宙观、高歌猛进的科学方法,以及由此面产生的批判怀疑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支持。”据此可知,这一“ 进攻教会 堡垒的时机”是指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4 . “欧洲在18世纪经历了一场思想运动。这一运动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呼声:人类在致力于包括科学、政治、宗教、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一切领域时,都应该以理性为指导。”这一运动是指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沙龙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义来说,沙龙(salon)是以谈话(converstion)为主,由一位沙龙女主人(Saloniere)来凝聚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生活圈子的文人雅士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人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谈论的主题从早,期的教育、教化与文学讨论,至18世纪转而以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为中心主题,来进行交流。

欧洲首成沙龙诞生于16世纪的法国,由德·洪布耶夫人建立,为沙龙文化奠下基础。

法国周王路马十五时代(17101774年),沙龙风气大盛,扩及欧洲各国,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为沙龙文化的鼎盛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入黯淡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时,沙龙才又活跃起来,例如瑞卡米耶夫人和吉哈丹小姐的沙龙。在这些沙龙里,浪漫主义逐渐成形。接着,沙龙文化渐被文学咖啡馆取代,直至20世纪初销声匿迹。

——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


结合法国沙龙的发展情况,说明沙龙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史”。
2021-0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废除了长子继承制,取消了监禁专制授权令,这项专职授权令原来规定家长或者家族可以不经过任何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1791年4月,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可以离婚的政策。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法治观念开始深入家庭内部B.议会制共和制得到快速发展
C.家庭伦理关系发生实质变化D.社会关系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7 . 卢梭针对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魁奈提出经济自由原则,伏尔泰倾向于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这反映了启蒙思想
A.满足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需求B.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理论基础D.掀起自由主义思潮
8 . 一位启蒙思想家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系统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谣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清政府在修辑《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改旧书,使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期开始,狄德罗就主张编写一套《百科全书》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新思想。这一主张立即得到一百六十多位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至172年,共出版了28卷。之后又出版了续编6卷。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在完成编写的过程中,遭到反对封建势力的围攻,在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清朝编纂《四库全书》与法国编纂《百科全书》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的编纂。
10 . 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政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和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
A.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理性之光
B.启蒙思想家深刻反思理性主义的弊端
C.启蒙思想家意在借助中国文化宣传理性
D.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