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世纪的欧洲,最畅销的小说是卢梭的《新爱洛漪丝》、孟德斯鸠的《波斯人的信札》和伏尔泰的《老实人》等。这些哲人小说大受欢迎是因为
A.关注焦点由神转向人,从实际出发,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提倡追求自由、享受现实生活,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C.采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自我,反传统和理性
D.借助于通俗的文学形式,提出改造社会以保证人权的方案
2019-05-16更新 | 2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B.打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B.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D.消解了集体和个人意志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指出:“如果人民被强迫去服从,并且服从了,这样做很对。如果人民可以打破这种桎梏,并且打破了,这样做更对。人民正是依据当初夺走自己自由的方式来重新夺回自己自由的,所以他们完全有权利来重新获得自由。”上述材料表明卢梭主张
A.建立秩序稳定的君主专制B.人民应该服从君主
C.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府D.人民应该追求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卢梭认为:“对于政府而言,仅有立法是不够的。法律的强制实施亦非常必要,虽然主权体有立法权,但是它不能赋予自身执法权,它需要一个介于主权体和国民之间的中介者,在公意的指示下实施法律。”这表明卢梭
A.反对政府受到法律约束B.强烈要求实施三权分立
C.主张立法权和执法权分离D.主张民众直接按公意执法
2021-07-0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卢梭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国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如果有一种神明的人们,他们便可以用民主制来治重:但是那样一种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适于人类的”卢梭这样说的原因是
A.民主制不利于社会进步B.民主制下将无法创造出更加十全十美的政府
C.民主制存在着许多弊端D.民主无法避免强制,无法保证少数人的利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此时,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可这一时期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寥若星辰,从全局上看,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的较量中还处在下风,这一点从拿破仑战争失败中已明显反映出。这也说明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还需要经历更长期的斗争与努力。

——摘编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反观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但是从16世纪起却逐渐落后下来。中国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居,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明。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明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兴旺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依靠的是农本经济,已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大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引发的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重大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中西经济发展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该书第一部分全部用来描写自然人,第二部分则叙述文明人是如何出现的。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的开篇,卢梭采用了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人通过用篱笆围住一片土地就造就了私有制的故事,这为以后接踵而来的苦难和罪孽开辟了道路,书的最后部分追溯了政体发展史。一开始是选举制,然后是世袭制,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专制。该书
A.阐述的三权分立学说为美国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B.倡导的社会契约理论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C.作者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D.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9 .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C.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
2018-06-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曾评价:“他们(英国人民)只是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时候,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在他们那短促的自由时刻里,他们运用自由的那种办法,也确乎是值得他们丧失自由的。”这表明,卢梭认为
A.人民主权和意志不可转让
B.公共意志压制了个人的自由
C.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制约
D.英国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倒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