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视自然为人的知音,认为“知我者,其天乎”。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说明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董仲舒更是明确指出:“事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从泰勒斯到德谟克里特,研究的重心都是强调自然界先于人,是宇宙的本原。然而,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进行,似乎人类只能消极地接受自然的支配。自德谟克里特以后,注重对人的研究。可是其方法仍然是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贬低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的力量,走向了人类中心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走向,首先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

——龚平《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及启示》


(1)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儒家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天人观”变化历程。对东西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有学者指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西欧,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结合经济、科技和艺术等方面的史实,解释你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开放的口岸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形成的沿海开放格局
(3)读上图,分别说明近代开埠通商与当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020-07-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2 . 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

材料二   ①《十日谈》第四天讲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②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与侍从纪斯卡多相爱,由于地位悬殊,为父亲所不容。③亲王派人杀死纪斯卡多,将其心脏送给女儿,以绝女儿之念。④但悲痛的绮思梦达服毒殉情。⑤在临死前,她对父亲说:“我按捺不住这片青春烈火,我年青,又是个女人,我情不自禁,私下爱上了一个男人,我凭着热情冲动,做出这事来……⑥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2)请从材料二中摘引一例原文(写出序号),说明《十日谈》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三   有人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人文主义的平民化。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进一步宣扬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


(3)请结合史实,阐释上述观点。

材料四   “文明”一词最早见于1756年出版的《人口论》。该书三次用到“文明”一词。第一处,揭示了宗教和文明的关系,作为“文明”动力的宗教,压抑人性中的“恶”,引导人们从善并且行为举止要符合宗教规范。第二处和第三处侧重于将“文明”用于指以教养和礼貌为核心的行为,可以看出,“文明”一词凸显与“野蛮”的对立,并强调了宗教与文明的紧密关系。

18世纪末,“文明”一词在欧洲各国传播和使用。启蒙思想家借“文明”来表达其追求的目标:人类理智和知识的进步;社会整体从野蛮的低级阶段到有教化的高级阶段的发展。其中一些思想家已经从全球的角度来理解“欧洲”、来理解他们心目中的“欧洲文明”。欧洲话语中“文明”观念暗含的欧洲中心论色彩也在启蒙思想家对该词的理解和使用中被逐渐确立起来。

——陈铭、石坚《启蒙运动时期“文明”观念嬗变研究》


(4)18世纪中期和末期“文明”一词的含义出现了变化,你如何认识这两个时期的“文明”一词。
2019-12-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重褶,如爱奥尼亚式希顿。公元前2世纪,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希腊服装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追求自由精神
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崇尚理性之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