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2 .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2019-11-09更新 | 15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卷
3 . 在伯利克里时代,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人都具备基本的正义和道德,因此在国家事务中,应当听取所有人的意见,否则城邦就不能存在。他的观点
A.肯定了公民政治B.替寡头政治辩护C.肯定了知德合一D.忽视了个人权利
2021-08-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5 . 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特点及成因。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其强调了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
B.古希腊人否定神的存在
C.对人类自身的关注
D.世俗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8 . 古代雅典某思想家认为,“没有比政治权力分配均等更为荒谬的了,应当作为权力分配主导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按照公民的才能来划分等级的)均等”。这一观点旨在
A.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B.反对贵族把持政权
C.鼓励公民理性思考
D.确立民主政治基础
2017-12-03更新 | 4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
2016-11-27更新 | 3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因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摘自周一良、吴于库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四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