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西方理想国家阶层简表。这种理想国家设计
阶层组成职责
第1阶层哲学家拥有真正的知识,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居统治地位
第2阶层军人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第3阶层社会生产者从事物质生产,保障社会需求

A.影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体选择B.体现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诉求
C.推动了西方近代代议制民主的确立D.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制度的反思
2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卢梭——“社会契约”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比自然界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灵,因为“只有到人的心灵转而省察自身时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认为自然研究没有价值B.强调对人的理性的尊崇
C.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批判智者对人性的迷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 .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归纳儒家人文主义“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
(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

2019-06-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7 .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是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人是万物的尺度
D.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2019-06-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在当时环境下,他的这一设想的最大价值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对人们进行了道德教育
C.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D.促成了古代雅典的一次思想解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都有辩论的传统。在中国,我们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庄子的辩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和公输班的辩论。西方同一时期,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土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其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

——李雪颜编《宋元舌辩智慧》

材料二:辩论之风不仅在中国,古希腊亦蔚然成风。在古希腊,人们拥戴能言善辩的人为“智者”,当时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能言善辩,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辩论篇》《辩谬篇》讨论辩论术。论辩在先秦既是统治阶层内部劝谏的主要方式,也是诸侯国间利益争夺的手段。战国是士阶层最活跃的时期,游说是职位晋升的平台,口才是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争辩之风盛极一时。

——魏玮《从先秦寓言到俗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形成各自的论辩文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中国与古希腊论辩文化对各自国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