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据记载:苏格拉底经常在大街上问青年人类似的问题:“如果鞋子坏了,要找谁去?"对方回答:“找鞋匠啊!"其他问题的答案诸如“找木匠”“找铜匠”之类。最后他总会问:“谁修理国家这只船呢?”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A.青年人应该有理性精神B.国家应由有管理才能的人治理
C.青年人应担起国家重任D.雅典民主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
2021-02-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苏格拉底注重对“人”这个主体自我进行研究,在他的哲学中,自始至终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这表明,苏格拉底强调
A.发觉人的理性思维B.反思智者学派的主张
C.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1-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亚里士多德认为:“致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牧渔猎,一种是经商,前者顺乎自然 ……事属必需,是可以称道的;后者在交易中损害他人的财货以牟取自己的利益 ……应该受到谴责。”下列选项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你自己”D.“工商皆本”
2021-02-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这表明柏拉图
A.论证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合理性B.认识到雅典政体的局限性
C.奠定了近代国家学说理论基础D.是希腊人文思想的初创者
2021-01-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B.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D.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021-01-27更新 | 40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格拉底曾说:“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西塞罗说:“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苏格拉底重视对“人”的思考旨在
A.批判雅典的民主政治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
C.注重公民意识的发掘D.提倡自我反思和成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这表明柏拉图
A.重视人的理性思考B.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C.忽视道德的作用D.认为人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该哲学家
A.提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B.经常针砭时弊,批判政治领袖
C.主张按照智慧品德把人明确分工D.强调人类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
2021-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引用古希腊先哲的名言,提出“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说明该学者
A.赞同普罗泰格拉的主张B.借鉴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C.反对彼特拉克哲学论述D.汲取了薄伽丘思想精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