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在政治上不断地追问关于正义、真理、公正的答案,他认为普通民众不具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据此推断,他(     
A.主张“美德即知识”B.反对实行直接民主制
C.倡导“贤人”统治国家D.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021-03-22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学者认为“对古代希腊人来说……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观点相接近的是
A.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苏格拉底认为追求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更为根本
C.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存在于人类灵魂中
D.亚里士多德认为庄重是自傲和顺从的中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假设一个人不会打铁,他还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但是如果让“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一支军队”,船将会沉没、军队将会毁灭。这反映出苏格拉底主张
A.实施贤人政治B.开拓海外贸易
C.培养专业技能D.加强社会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希腊古典初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比例关系与美是互通的。古典全盛期的苏格拉底对比例的看法却不是基于事物固有的尺寸大小,面是着眼于事物与人的目的是否相符,符合则是美的。美学现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否定神的权威B.人文精神的觉醒C.出现学术争鸣D.自然科学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从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出发,来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为此,他提出的哲学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万物是由水构成的D.道德即知识
2022-02-15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提道:“每天都有一个节日,以便至少每天都有一个行政长官代表城邦公民向某个神或半神献祭,以体验城邦的神圣性和荣耀感。”这一设想有利于
A.实现思想大一统B.增强城邦的凝聚力
C.凸现人的个性化D.摆脱政治的宗教性
7 .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自己就是中心,整个世界都只集中在他身上,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理解他自己的,在他看来(     
A.具有人文主义精神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C.注重探索自然规律D.坚持民主政治的规则
2023-09-0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比如“如果我想修鞋,我要去找谁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像普通人可能会给出“去找鞋匠”的答案,但苏格拉底以此延伸引出各类型的匠人,最后问出:“谁应该修理国家这只船呢?”从细小的生活问题上升到关乎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体现了苏格拉底
A.崇尚人的理性B.提倡怀疑精神
C.注重启发思维D.珍视城邦利益
2022-01-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指出:一个人胜过别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声音婉转或身材魁梧,而在于有雄心壮志,建立丰功伟绩的最大刺激。同时,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放弃公民的义务,拒绝参加竞赛,畏缩不前成懦夫是很不恰当的。苏格拉底的主张,旨在
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B.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为参政是公民特权D.呼吁法律保障民众自由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