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要人认识“真正的我”,强调这个真正的“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B.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
C.忽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D.主张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明确宣布他有自己的神灵,并经常依赖神灵的指引,但神灵不提供苏格拉底寻求的理 论知识,也从不解释它为什么反对苏格拉底做某些事情。据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神灵是伦理知识的源泉B.神灵是人类的内在灵魂
C.必须以理性去发掘知识D.人和神的意志同样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实施仁政和道德教育B.推行礼法和民主政治共同建设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加强法律制度对个人行为约束
2020-07-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认为,人最优越的部分就是神在人体内安放的灵魂,并用灵魂去认识自己,探求真善美。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摆脱了神学思想的影响B.阐释了人的自然属性
C.倡导了自由平等的观念D.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人,但与智者学派不同,他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推动这一转向的主要因素是
A.希腊自然哲学研究的完成B.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C.雅典城邦制度的日益衰颓D.社会中神学迷信色彩浓厚
2020-07-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城邦不仅是公民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而且也是血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即也一直在强调公民与城邦之间的血脉联系、宗族之亲。”这反映出他强调
A.血缘关系是城邦建立的唯一条件B.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
C.公民价值与城邦价值具有统一性D.享有政治权力必须参与城邦事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社会有三种好的国家形式和三种不好的国家形式,它们一一对应分别是:君主制和暴君制,贵族制和寡头制,共和制和暴民的统治。在此,亚里士多德区分“好坏”的标准是
A.掌握政权的人数数量的多少B.统治者产生方式是否民主
C.政府决策方式是否相对理性D.政体中民主适用范围大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
C.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D.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2020-06-09更新 | 28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古典初期的毕达歌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数量关系(比例关系)与美是互酒的。古典盛期的苏格拉底却认为“对于使用它的农夫来说,一个有用的粪筐,就是美的东西”。美学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人文精神的觉醒B.平民权利逐步增加
C.自然科学的衰落D.出现学术争鸣盛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这种极端的平民政体中,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的生活……这种自由观是卑劣的,公民都应该遵守一邦所定的规则,让个人的行为有所约束。”亚里士多德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法律的权威与自由的对立B.法律必须约束个人行为
C.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