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与他的对手不同,虽然他否认自己拥有正确的实质,但他确信绝对真理是可以认识、可以后天学到的。他自己只是知识的接生婆,知识就产生于他的学生的心智。”材料中的“他"是指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提出“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其中所贯彻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他旨在强调
A.认识你自己B.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
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917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这说明,苏格拉底
A.希望重建城邦社会公德B.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德
C.反思人在社会中的地位D.对人性本身进行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同他的老师一样,认为法律的作用不能仅仅惩罚犯罪,而应该以正义的精神为指导,教育公民知晓善德和正义,从而消饵犯罪。这表明二者都
A.重视美德的社会价值B.忽视法律的现实作用
C.认识到直接民主弊端D.鼓励希腊人理性思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哲学家卡西尔说:“我们可以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该观点意在说明苏格拉底
A.肯定个体至上B.强调个体感知
C.推崇独立思考D.重视哲学思辨
2021-05-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仰神,并由此受到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上表明(   
A.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受到了处罚D.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2021-05-14更新 | 279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不是指一片地方而是指一批人,正是城邦将其中的人们连接成了一个共同体,因而有着强烈的共和主义色彩,他曾在《政治学》中这样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个超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希腊强调公民对城邦政治的参与B.亚里士多德提倡城邦居民平等与团结
C.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人文主义色彩D.近代西方民主借鉴古希腊政治运作方式
2021-05-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柏拉图(前427—前347)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B.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时期
C.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完成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