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使人开始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表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同一性
C.强调了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D.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明了启蒙的真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假设一个人不会打铁,他还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但是如果让“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一支军队”,船将会沉没、军队将会毁灭。这反映出苏格拉底主张
A.实施贤人政治B.开拓海外贸易
C.培养专业技能D.加强社会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的朋友得知其死刑即将执行,就赶来劝说苏格拉底同意他的逃狱计划,但被拒绝。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自己被处死,会对亲人朋友、对那些本来可以挽救他生命的人们造成打击。但如果逃跑,伤害城邦颁布的法律是更为严重的后果。这表明苏格拉底
A.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以死唤醒人们认清雅典民主的弊端
C.认可了法庭对他的罪名指控D.坚信自己的信仰能够挽救城邦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认为:“‘知识’主要指认识人自己的本性。……知识是神赋予人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即美德。人若愚昧无知,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堕入恶行。”这位思想家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主张由具备美德的“哲学王”治理国家
C.通过科学调查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D.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021-04-20更新 | 93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的原则寄予厚望,但最后却非常失望地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完全不用心灵……而是求助于气、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哲学追求B.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
C.将个体主观感受作为是非标准D.忽视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
2021-04-15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以传授知识为生,做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他的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这体现了他致力于
A.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等技巧B.用知识和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C.培养知识渊博的社会道德教师D.破除封建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说:“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所以这样一来,每个人不必兼做多种职业,而是各人做特殊适合的工作,……”。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二人主张共同点是
A.强调等级,重建有序社会B.恢复国家社会的繁荣
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2021-04-02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法律的来源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对人的理性持怀疑态度B.主张应谨慎对侍改革变法
C.倾力研究社会自然科学D.首倡法治优于人治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说:“神特意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它就好像一匹良种马,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需要某些虻子的刺激来使它活跃起来。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的权利B.振奋城邦的社会使命感
C.抗议雅典司法的不公D.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失望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