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把关注的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心灵,美德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人只能研究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自己心灵中固有的知识和智慧。这一思想(     
A.反对认知外部的世界B.特别不重视物质利益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东方世界诞生孔子、老子等- -批文化圣人的时候, 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
4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的情况下,盗窃和欺骗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
A.善恶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B.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认知
C.教育可推动人们明白真理D.社会进步开启了人的善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与他的对手不同,虽然他否认自己拥有正确的实质,但他确信绝对真理是可以认识、可以后天学到的。他自己只是知识的接生婆,知识就产生于他的学生的心智。”材料中的“他"是指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917次组卷 | 4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主张实行直接民主B.看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
2021-09-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