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B.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法国学者莫尼克认为古希腊的伦理思想代表了一种道德观念的最完整形式,而这一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善"的吸引力的基础上的。下列思想符合其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D.认识你自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视家庭与城邦势如水火,城邦中的治邦者和城邦卫士没有家庭生活,唯其如此才能向公民奉献普遍的友爱,才能实现城邦最大限度的团结。这反映出柏拉图
A.主张公民集体利益至上B.批判直接民主的弊端
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肯定人类的奉献精神
2022-01-21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认同和体现了理性的精神,追求思想自由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
D.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美德才是知识……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这一教义的提出
A.旨在强调人的思想自由
B.第一次把人类置于了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意在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D.与雅典的政局和智者的出现有直接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曾说:“决不该让年轻人听到诸神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真的)。如果 我们希望将来的保卫者把彼此勾心斗角、耍弄阴谋诡计当作奇耻大辱的话。我们更不应该 把诸神或巨人之间的争斗,把诸神及英雄们对亲友的种种怨仇作为故事和刺绣的题材。” 表明苏格拉底
A.蔑视神灵权威B.求真精神强烈
C.倾向思想专制D.注重道德教育
7 . 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城邦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B.宗教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学说实际上
A.否定希腊的直接民主政治B.指出贤人治国的科学合理
C.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指向D.诱导人文主义精神的萌发
2022-01-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柏拉图学院门口写着“不习几何者不得入内”。这说明古希腊哲学
A.具有科学因素B.反对人文主义C.重视天人关系D.宣扬无神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