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B.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C.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D.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苏格拉底主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从而确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他的这种认识基于
A.辨证的逻辑方式具有科学性
B.教育可以发现人的内在美德
C.雅典道德沦丧,政治腐败
D.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2019-1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的认识与普罗泰格拉的不同从侧面反映出
A.城邦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B.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D.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又都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

材料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他主张人不应该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人。要“认识你自己”,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泰勒斯主要对哪一领域进行探索?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有何变化?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2019-10-3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
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
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
C.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
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
2019-09-25更新 | 3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D.普罗塔哥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城邦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城邦就达到了“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城邦的统治者属于第一等级的公民,统治者的灵魂是由黄金构成的,具有智慧的美德。孔子编撰的《尚书》中所记录的君王,都是被儒家所认定的“明君贤王”,《尚书》中记录了上古“明君贤王”在选任继任者时,是通过大臣举荐并经过多年考察其德行和才能是否符合条件,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

——摘编自许天蓝《论<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兼与(尚书>政治理想之比较》等

材料二   《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

——摘编自彭文龙《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哲学的突破在于,将视角指向人—使人知道自己能力的同时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愚昧,知道自己无知的同时,又不放弃对道德和美善的追求。由此可知,苏格拉底研究的是
A.人的经验世界B.人的智慧世界C.人的理性世界D.人的本能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C.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D.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民主政治
B.对理性的尊崇
C.强调依法治国
D.忽视集体利益
2019-08-14更新 | 35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