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列左图是1509年出版的算术和代数学教科书《神圣的比例》中,达·芬奇所作的数学图解插画;右图为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于1543年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中,著家提香的学生卡尔卡刻制的版画。这些插图反映出
A.绘画领域人的创造力以及主体作用
B.图像成为科技知识表达的主要方式
C.自由的学术环境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近代科学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兴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自写真”

15—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9-06更新 | 409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2019-03-16更新 | 37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和科学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6 .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C.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
2018-06-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梅州市2019届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很好地概括了科举制度下中国古代文人的处境。科举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的有效性在于它是一座独木桥,迈不过去的话,就只配给人耻笑。越过这座独木桥之后,文人的出路还是单一的,只有为皇帝服务这一种选择,其命运依然是危机四伏的。欧阳修议论说,侍奉皇帝不当,为原则过于刚直,就有“杀身成仁”的可能。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晚期国王或者大贵族使用的文官是中世纪最有教养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是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的去向不是单一地为国王服务,而是有多样选择和可能性。中世纪欧洲向上社会流动的特点是,做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教育所构成的社会地位改善途径不是单一的、官本位的,而是多元的,律师、教师和医生不仅可以独立于官府,而且有尊贵的地位,他们的难题不限于能否做官,还可能是能否找到待遇丰厚的律师、医生和教书的职位,做官和从事这些专业工作并无那么明显的贵贱之分。拥有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一系列特权和很高的地位

——材料均摘编白2018年1月25日《彭小瑜:中世纪欧洲大学与中国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知识分子的不同特点形成的原因。
8 .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2016-12-13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梅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9 . 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
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
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
D.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