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
2019-12-30更新 | 12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2019-12-06更新 | 385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生平资料虽然很少,但是从现有材料 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了解到他能够接受时代先进思潮并写出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偶然的。他的戏剧创作从1590年开始,到1612年结束,先后长达23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摘编自《世界通史快读》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的原因。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
4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行》里曾这样描述:“黑色的外套,礼俗上的丧服、……悲占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情绪。…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反映出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特点是
A.注重讴歌人性本能的伟大
B.重点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C.侧亚宣传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
D.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认识
A.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消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6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说自己喝的美酒连耶稣也喝得,神父知此人有钱便说要将其烧死。那人连忙通关节,献上一大块黄澄澄的‘脂膏’,让神父搽在眼上,以医治他见钱眼红的病。”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
A.宣传了人类平等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抨击教会的腐败D.抨击了教会的禁欲思想
7 . 拉斐尔创作《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A.宗教开始成为艺术创作素材
B.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
C.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D.艺术创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8 . 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下列主张或者作品无法体现“理性”精神的有
A.《十日谈》
B.社会契约和分权制衡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9 .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A.但丁的《神曲》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018-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2018-05-09更新 | 96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届河北唐山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