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43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文学家作品中的人物特点。这些作品
作者人物特点出处
但丁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人进入天堂的女神《神曲》
彼特拉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劳拉的面纱》
薄伽丘直接描写玛利娅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十日谈》
A.带有鲜明宗教色彩B.倡导男女平等C.宣扬新的时代精神D.赞扬女性善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据载,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的设计竞赛中失利后,布鲁内列斯奇去罗马潜心研习万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积极投入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有建筑师追述,布鲁内列斯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袭古典的法则和样式以及正确的建筑比例”。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建筑革命
②文艺复兴建筑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
③罗马已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
④布鲁内列斯奇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1-12更新 | 3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A.理性主义的产生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D.浪漫主义的发展
2021-06-09更新 | 6021次组卷 | 49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中,在肯定人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反映了文艺复兴
A.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B.反对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D.借用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6 .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A.彼特拉克B.但丁C.薄伽丘D.米开朗琪罗
7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下列关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十日谈》B.薄伽丘——《神曲》
C.彼特拉克——《歌集》D.达•芬奇——《哈姆雷特》
8 . 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2021-04-01更新 | 194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大公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9 . 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020-08-24更新 | 16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2015年吉林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A.宗教不再是艺术创作的素材B.艺术创作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C.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D.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