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中世纪晚期基督教神权统治下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场运动与宗教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晚期,西欧基督教社会陷入了一种深刻的文化矛盾之中,典型地表现为基督教的崇高理想与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西欧社会可能采取的变革方案只有两种:一种是顺应罗马教会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撕破虚伪的神性面纱,理直气壮地为人性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另一种则是以虔诚的信仰来对抗堕落的教会,以圣洁的神性来驾驭败坏的人欲,重振早期基督徒的纯真信仰和纯朴道德。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虽然主张复兴古典文化,但是他对于基督教社会的冲击力至少不是直接的,对于教会体制的威胁更是微乎其微……它并不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权威和现实统治。此外,人文主义者所赞美的古代异教徒的享乐主义生活态度还进一步助长了教会神职人员的奢靡风气。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皇的资助。

材料三   路德发起宗教改革运动的基本宗旨就是要重振基督教理想,把宗教的根基从外在的“善功”转向内在的信仰,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每一个拥有信仰的基督徒手中。这些主张极大的威胁了罗马教会的现实统治,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被教皇和罗马教廷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

——以上材料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两种方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方案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教会对文艺复兴的态度及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改革宗教的主张以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诉求。
2020-08-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仲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结出的“丰硕的世俗之果”及其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3 . 追求财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财富辩护,把财富看成道德的基础,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我们考察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的变化……的时代背景时,既要看到……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情况,……处在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的前夕。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材料二   对他们(新教徒)来说,财富的享受虽然是绝对禁止的,但致力经济活动变成了禁欲者的天职……假如成果伴随获利的结果,它被认为是上帝赐福给信徒的显示,这也显示上帝笑纳他经济生活的方式。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三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财富。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财富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财富。

——亚当·斯密《国富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财富观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新教徒的财富观,并结合所学,分析知识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3)材料三如何看待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该认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12-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杰里·本特利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教会及其高级教职人员深陷西欧的政治事务之中。但是,政治阴谋连同教会日益增加的财富和权力,也培植了贪婪和腐败,削弱了教会的精神权威,使其在面对批评时软弱无力。教会人员公然的享乐主义和粗俗的功利主义进一步凸显了他们对基督教理想的背叛。”这一社会现象是
A.文艺复兴的结果B.宗教改革的背景
C.科学革命的条件D.启蒙运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伸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 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18 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家重建信仰的权威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发展在社会政治领域表现出哪些理论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6 . 宗教改革是各式各样的人怀有各式各样的动机的产品。只是到了最近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宗教上的不满在这场巨大的风波中只起到多么小的作用,而它实际上是一场无可避免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革命而伴有一种微弱的神学背景。材料表明宗教改革的原因是
A.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机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罗马教廷的桎梏搜刮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7 .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9-01-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构成了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西方现代文化转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两场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它们却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文艺复兴提倡一种感性的快乐,宗教改革则弘扬一种虔诚的信仰,这两场运动的推动者们对于理性都不感兴趣。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是从17世纪开始茁壮成长的,1718世纪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才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两个世纪,而启蒙运动则构成了这两个世纪的重要标志。正是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作为生活在无论是思想还是社会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新一代西方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他们对启蒙运动的研究开始转向,不再从一种整体性上研究启蒙,开始重点研究法国启蒙运动内部的差异性;同样,也不把法国的启蒙运动看作启蒙运动的唯一表达,而开始在空间维度上关注诸如苏格兰启蒙运动、意大利启蒙运动等多种类型的启蒙运动,从而在多样性的维度推进了启蒙运动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开始从以前只研究启蒙哲人这些精英思想家转向研究普通人如何接受这些思想,将“启蒙”发展成为了一种“运动”。

——摘编自《“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西方现化文化转化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存在哪些不足?其不足后来被哪一历史事件所弥补?结合所学指出这些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之后启蒙运劝研究方向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022-03-0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从14世纪,大体上,到16世纪这300年的欧洲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也不能是一个孤立事件。“文艺复兴”涉及的面实际上不只是文艺,而是人民的自由问题,言论自由的问题,在艺术上创作的问题,学术上的发展等。它是一场普及整个西欧的文化运动。这股风,当然对东欧也传过去了。像波兰捷克这些中欧四家,也受到一些影响。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批判大多仅限于指出教会的腐败和虚伪,并没有触及基督教的基本理论及其赖以生存的根基。……人文主义者须有闹眼和财富来从事活动,决定了其局限于上层知识界,并依附于权贵阶层,就不可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实现根本的彻底变革。当时王权既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新兴市民反对教皇的权力又害怕他们的力量过于强大,在变革过程中不免有妥协之举。人文主义者无法从根本上撼动中性纪基督教的基石,这一任务接着落到了宗教改革者的腐上,但宗教改革老也同样走不出这一阴影。

——摘编自齐昂昆、彭春霞《人的发现和限制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本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者“无法从根本上撼动中世纪基督教的基石”的原因。
10 . 下图是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创作于1521的版画《敌基督——教皇出售赎罪券》。该画作意在(     
A.说明文艺复兴的原因B.反对德国的宗教改革
C.抨击教廷的欺骗行为D.强调科学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