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利用外交“技巧”和政治手腕,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使欧洲的一些君主成为教廷的封臣。然而14世纪以后,各国纷纷切断本国教会和罗马教廷的关系,同时加强对本国教会的控制,削弱和缩小了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这一变化说明(     
A.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加深B.西欧国家民众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C.顺应了新教徒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D.欧洲各国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增强
2 . 有学者称:他(马丁路德)所要求的是教会必须专注于传扬上帝的话语,教会应当认识到自身是上帝话的工具而不是救赎的通道。因此,在失去属灵权威之后,教会自然更不应该掌握世俗性的司法和政治权力,那么中世纪教会对政治权力和治理的介入和干预也就失去了基础。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权力的并立
C.基督教会的救赎作用不可替代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3 . 近代科学的兴起不止波及新教地区,同样也波及了天主教国家。在新教占主导的国家和地区,对神的信仰和对自然的探索是可以内在一致的;而在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却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如在伽利略之后,意大利地区的科学大大衰落了,西班牙在此期间也是碌碌无为。这种差异根源于(       
A.新教国家清除了宗教神学的理念B.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地发展的差异
C.天主教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打压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4 . 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
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