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到1751年仅法语就印刷了22版,同年在匈牙利推出了拉丁语版,到1773年已经出现了十种不同的英译本,荷兰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版先后在70年代出版,德语和俄语版分别于1789年和1801年推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语言文化教育发达B.欧洲的印刷业已经领先世界
C.民主成为时代潮流D.分权思想得到欧洲各国认可
2021-05-2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某一运动时写道: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马丁·路德B.达·芬奇C.拉斐尔D.卢梭
3 .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如表中启蒙时代的著作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思想家著作制度设计
伏尔泰《哲学通信》由自由平等、民主共和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伏尔泰《社会契约论》政教合一、社会契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暴力革命、君主立宪

A.①B.②C.③D.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 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它)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会双手被缚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所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举出实行类似政治制度的其它两个国家。
2021-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这一构想
A.遏制了独裁政治形成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6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018-06-09更新 | 7640次组卷 | 11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