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儒家的思想教化中,儒家不主张将主体与客体绝对割裂开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对教化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生动阐释。北宋学者张载之所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因为在儒家教化体系中,受教化者并不仅仅将自己放在被教育者的位置上,他们念兹在兹、穷尽毕生追求的,是与上古先贤一致的价值观。在教化过程中,既有"天人感应"、《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人标准教材问世,也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流传至今。儒家还将丧葬、祭祀、入学、嫁娶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以制度化、礼仪化。

——摘编自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

材料二   卢梭认为,自由是人最宝贵的本性。如若能始终如一地遵照大自然的指引,那么前进的方向就不会错误。只有在自然状态下,儿童在长大成人之前才应该是儿童形象。善良的人性是逐步发展的,在不同阶段,人们的认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人生秩序当中,童年存在其特有的地位,所以成人便是成人,孩子便是孩子,不能混为一谈。要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参与法律的制定,一旦人们自愿地通过约定制定了法律,公民则会对共同约定的法律非常认可,全体公民将以自身的力量维护法律,人们将会更加友爱,并对自身的幸福、利益、安全充满热情。然后有法律意识培养出来的公民构建全社会的制度。

——摘编自李润琳《卢梭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教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教化思想、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异同。
2021-02-20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6文化自信与传承
2 . 有学者认为,伏尔泰将中国看作贤者治国的成功典范,孟德斯鸠则视中国为封建专制主义盘踞的腐朽国度。尽管具体内容有异,二人研究中国的目的则殊途同归。在该学者看来,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A.精神内核有所差别B.均在向中国宣传启蒙思想
C.政治主张没有差异D.都在为启蒙思想寻找论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之比较一兼析伏尔泰对儒学的误读》中写道:“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但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缘于伏公出于当下贬抑基督教伦理褒扬“孔子道德”、标举"文明战胜野蛮”以及宣扬开明君主制的需要面对《赵》剧和儒学产生的有意误读。”可见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C.以我为主借鉴改造D.有意篡改为我服务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4 . 下表体现了欧洲儿童观的变化。这反映了
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
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
17世纪以后父母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
18世纪卢梭提出“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并著有教育学著作《爱弥儿》。
A.人文精神的复苏和发展B.反对封建专制的共同追求
C.提倡科学成为时代潮流D.教育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
2021-02-05更新 | 367次组卷 | 7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5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彼特拉克特别推崇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作品,而伏尔泰对李维作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且认为古典史家的很多记载都是“无稽之谈”。这种改变
A.反映了古典文化走向没落B.表现了理性的批判精神
C.说明了人文精神遭到质疑D.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认为,理性是一切生物的第一准则,法律是理性的,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圣法四个种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谈道:“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这反映
A.启蒙运动传承了传统的理性思想B.两人的法律思想内涵一致
C.孟德斯鸠没有真正否定宗教神学D.法律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谣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清政府在修辑《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改旧书,使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期开始,狄德罗就主张编写一套《百科全书》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新思想。这一主张立即得到一百六十多位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至172年,共出版了28卷。之后又出版了续编6卷。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在完成编写的过程中,遭到反对封建势力的围攻,在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清朝编纂《四库全书》与法国编纂《百科全书》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的编纂。
8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3人文精神起源发展
9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这足以说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洛克B.狄德罗C.孟德斯鸠D.伏尔泰
2020-11-19更新 | 316次组卷 | 53卷引用:专题05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核心课节真题汇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