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
2019-01-30更新 | 157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他们用各种方式阐述心目中的“理想国”。伏尔泰的理想国是君主立宪,孟德斯鸠的理想国是三权分立,卢梭的理想国是主权在民。由此可知,他们共同的诉求是
A.摆脱专制王权B.主张自由竞争C.倡导人性解放D.否定宗教神学
3 . 如表中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都表达了
人物言论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伏尔泰我不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A.对幸福生活的渴望B.对人与社会的理性思考
C.对科学研究的热衷D.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追求
4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人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
2020-02-11更新 | 9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卢梭在其教育著作《爱弥儿》中提到:“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时,应当发展青年自然涌现出来的善良情感,也要使他们在社会行为中接受痛苦的磨炼以生成坚定的道德意志,进一步转化成道德信念,最终使其行为始终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相一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近代西欧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B.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批判性继承
C.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必然要求D.对立德育人方式进行了理性思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梭认为,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与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制定法律,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由此可见,卢梭主张
A.保护私有财产B.议会权力至上C.实现君主立宪D.实行直接民主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C.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2018-10-15更新 | 18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也存在差异,下列思想家与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孟德——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B.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C.伏尔泰——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
D.康德——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9 .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称:“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做得更对。”该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2022-08-10更新 | 37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10 . 1734年,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出版,他在书中认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而帝制时期的罗马之所以衰亡。其重要原因就是专制主义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据此推断,孟德斯鸠创作此书的主旨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主张实行共和政体
C.主张人民主权不可分割D.反对一切君主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