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思想文化)
2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对于孔子,“人们并非敬之若神,那是任何常人都不应享有的,而是敬仰一世人。”在伏尔泰眼中,孔子是(     
A.首倡人文主义的思想家
B.反对教会思想专制的利器
C.精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家
D.带有朴素哲学思想的先师
2022-07-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孟德斯鸠认为,“假如有一个君主,不但毫不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加以蹂躏和摧残,于是人民服从国君的基础立即丧失”。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制度B.具有社会契约意识
C.强调个人自由D.主张实行三权分立
2022-03-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一思想
A.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B.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
C.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违背了社会契约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法国学者狄德罗(1713—1784年)道:“在所有以自由为基础的国家中,维护这种自由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世界性的普通权利,而且显然应当建议所有的政府都实施这一自由。”据此可知,狄德罗(       
A.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国家B.欣赏美国式的自由
C.强烈反对实行君主统治D.积极传播启蒙思想
2022-02-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也存在差异。下列思想家与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卢梭一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B.伏尔泰——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
C.洛克——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D.孟德斯鸠一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8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中国的专制主……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产生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
①政治主张的差异②个人性格的差异③掌握材料的差异④阶级立场的差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 .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建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共和政体,该原则的思想主要源自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10 . 孟德斯鸠认为:贸易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贸易时而被征服者摧毁,时而受君主骚扰,于是贸易就远离遭受压迫之乡,走遍全球,落脚在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他意在强调(     
A.贸易发展蕴含自由精神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符合潮流D.实施三权分立势在必行
2022-07-1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