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公民应具有“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具有智慧之德的人担任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有勇敢之德的人担当卫国者;具有节制之德的人从事生产。智慧是最高的德性,节制是最低的德性,勇敢居中。这三种人各具其德、各守其责,国家就具备了正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公民有修身、修政的道德责任。

欧洲中世纪,“君权神授”的国王享有世俗权利,臣民对国王是依附和从属关系。基督教神学的奠基者圣·奥古斯丁在四主德的基础上,提出爱上帝是一切美德之源。基督教还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爱一切人”,并通过一系列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忏悔、祈祷、诵经等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18世纪,孟德斯鸠提出:品德“不是道德上的品德,也不是基督教上的品德,而是政治上的品德”,这种政治品德就是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这种爱是民主国家特有的,只有民主国家,政府才由每个公民负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学的唯一目标是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公民的自由、平等与幸福。他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由活动,坚信公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将会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结合所学,解读“西方道德观念的发展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5-14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5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启蒙运动中法国文化圈出现了研究中国热,而近代中国也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研究中国是启蒙思想家们的重要课题之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中国的皇帝拥有绝对权威,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是以皇帝的意志决定一切,这是他将中国归为专制政体的主要缘由。伏尔泰十分欣赏康雍乾的统治,认为皇帝自身受到儒家道德的约束以及文武百官的监督,同时又以道德来治理天下,是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

——摘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想伴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起传播到中国,在中国革命的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等方面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摘编自朱勇《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政治体制认识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热衷于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意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启蒙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这一主题,提炼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7-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法律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公正;在公共生活中,优先承担公职所考虑的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社会地位或者属于哪个阶级;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自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BC5世纪,伯利克里《在雅典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或同一个机构之中,就不会有自由存在。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强制执行这些法律。”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848年,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外国革命是由争自由而起,奋斗了两三百年,生出了大风潮,才得到自由,才得到民权。……民族主义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但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1924年,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


材料涉及到关于“自由”的诸多探讨。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概括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