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黄!在才能上多么无服!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社会要进步、公平、自由,就要不再是只服从他自己。订立社会契约就必须放弃个人私权,形成公共意志主导的主权,而主权则是公意的体现,主权属于人民。因此,人民主权的终极目的就是永远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实现公意的权威。

——摘编自庐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1694—1778)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1712—1778)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的基本主张。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材料二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材料三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约。……如恩格斯所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哪一份文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指出材料三中“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哪一份文献并简述其颁布的意义。
2021-05-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并指出两人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和人文主义之父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
(3)根据所学,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兴起于哪国?写出宗教改革后出现的“三大新教派”?
(4)17-18世纪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启蒙运动,出现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其中卢梭的国家学说是什么?不仅将“理性发挥到淋漓尽致”,也是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最初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的主张(任举两例即可)。依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为了避免“专制独裁政府”的出现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1-05-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 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它)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会双手被缚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所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举出实行类似政治制度的其它两个国家。
2021-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法的文献定义了物权为“对所有物的完全支配权”,将具有财产价值的客观存在统统视为物,比如主人对于奴隶的权利,债权关系中的债权,继承关系中的继承权。罗马的物法就是关于财产、财产的取得和转移的法律,罗马法中物权的实质就是拥有、取得、占有和管领物的权力罗马法通过相应的诉讼来保护所有权,当私有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摘编自姜波《商品生产者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

材料二 关于税收,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目的性和税额的合理性,“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国家只能在民法范畴内处理与个人的财产关系,而决不能凭借政治法剥夺个人的任何财产,这就使私有财产真正足以对抗任何强大的对手而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赵文洪《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カ,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现存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已经成了生产カ发展的桎梏。私有制的发展必然走向它的对立面,必然要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分工和国家的消除来实现,变革私有制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张雷声《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批判思想的逻辑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定义物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提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与孟德斯鸠关于私有制态度的异同。
2021-05-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薄伽丘宣称人是世界的主人,人是命运的主人。人文主义强调人争取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并为此而努力,这恰恰是人生的责任。莎士比亚曾赞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塑造》

材料二   孟德斯鸠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德行”,但做不到;专制政体是“恐怖”,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君主政体是一种最理想的制度。只要有法可循,君主依法行事,就可以达到“政治自由”。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孟德斯鸠提出把国家权力分成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他认为必须把这三种权力分开,把立法权交给议会,司法权交给法院,行政权归国王。三者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使它们相互平衡、相互牵制。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实现公民的政治自由,才能有效地防止君主滥用权力。如果不划分权力,国家必然会走向专制。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体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创造了共同体(community)一词,他充分相信人的本性,认为只有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了自己做人的资格”。卢梭创立了一种将分散的个体整合成统一体的方式,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其中每一个人与其他所有人订立社会契约,把个人的权利交付给人们的共同体,其效能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遵从自己的意志,“普遍意志”就是“公意”。卢梭认为,共同体是个体生命的最大化。个人必须依赖共同体而生存,服从超越个体的普通意志就是服从个体的自由。

——摘编自王帆、黄春梅《从卢梭到马克思一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马克思探索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体性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其解决了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消灭了阶级、国家和私有制的全新社会组织形式,其基本性质是去中心化的联合。

——摘编自钟望《论马克思对卢梭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主张的共同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卢梭主张的共同体相比,马克思主张的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马克思主张的共同体提出的历史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