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深刻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个主张的人性论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西方设计民主政治制度的人性论前提是什么。

2017-12-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2 . 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对人的尊重,主张重民重人,法国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人权学说。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对中外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有两种根本自相矛盾的倾向,一方面它助长了科学的萌芽,一方面又使之受到损害。因为就前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就后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把注意力倾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只研究‘事’,而不研究‘物’。
材料二:《论语》是孔子对弟子讲学的语录,反映了孔子思想。《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材料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活泼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次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文章选编》


材料四:如果说 18 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学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 … 80 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 … 中国人因此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修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启蒙在理论上为美国革命和法国以及欧洲和美洲的其他革命和改革做准备。《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某些立法原则在《拿破仑法典》中变为现实。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综合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说儒家思想重理性?这种理性是怎样“助长了科学的萌芽”?为什么儒家思想又损害科学的发展?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陈独秀说“尊重孔教”是腐朽思想?并论证“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主张的合理性。材料四中“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是指的什么标准?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析为什么说这个标准找到后才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3)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为什么说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
2016-11-18更新 | 9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洪亮吉(1746-1809年),中国著名人口学者,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793年撰写的《治平篇》中,(他)指出,“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朝初年,“隙地未尽辟,闲鏖未尽居也。”“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关于人口问题的调整,他指出:“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日:移民开荒、轻徭薄赋、禁其浮靡、折其兼并、开仓赈民,如是而已。”

——摘编自洪亮吉《治平篇》

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年),英国著名人口学家,1798年,出版《人口原理》,指出:没有限制,人口是呈几何速率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术速率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他认为“在一定时间内或长久地不结婚,并在独身期间性行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贾谊的主张……这是使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相适应并且完全符合道德和幸福要求的唯一方法。”“对人口增长的积极抑制包括以任何方式过早地缩短人的寿命的一切原因,例如不利身体健康的各种职业,繁重的劳动和长期在露天干活或生活、由于贫困引起的饥寒交迫、对儿童抚养不当、大城市和制造厂、一系列常见病和流行病、战争、鼠疫和饥荒。”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亮吉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在解决人口问题方面,洪亮吉和马尔萨斯的主张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
2021-01-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材料二 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 。

——彼特拉克

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象天使,人的智慧象天神。

——莎士比亚


(1)指出材料一中三者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春秋繁露》

材料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材料四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五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材料二中体现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苏格拉底之死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缺陷?

(3)概括材料四、材料五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古代中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古代希腊城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材料三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理念”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承”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传承”和“交流”,一纵一横,与“传承”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的不同内涵,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017-04-1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