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府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2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450年的时候,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形式。不仅如此,人文主义的影响范围也开始传播至欧洲的其他城市。几个原因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在1400年后的广泛传播。人文主义者的研究成果还为统治阶级完善统治艺术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对文字修辞和演讲技能的研究可以极大提高说理劝诫的效果。事实上,很多人文主义作家也都是讲道理的高手,统治阶级很快就认识到应该大力扶持这样的政治宣传能手,因为统治阶级可以从中获益。……虽然人文主义者大体都认为要想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使用的语言只能是古典时期的拉丁文,但许多聪明的“流行”作家能够把他们的文学天赋融入人文主义思想感情之中,并用当地人特有的语言写出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例如,彼特拉克用意大利语创造了众多美妙的诗歌。……市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关起门来搞创造都成了社会美德,人文主义成为判断这些社会活动表现的艺术和价值是否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重要标志,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人文性成为分辨这个事物好坏的标准。

——摘编自萨克雷、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萨克雷、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读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
(2)材料一中指出几个原因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在1400年后的广泛传播”,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有哪几个原因。
(3)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017-11-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