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教育状况
17世纪西方社会在思想意识和精神领域上与神学反复地进行着较量,初等教育处于宗教的控制之下,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等方面都体现出浓烈的宗教性
18世纪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贫民阶层的范围得到扩大,出于慈善的目的而出现了许多开办初等教育机构的实践活动
19世纪初等学校逐渐被看成是由国家来开办的一种国家机构,教育目的也发生着变化,培养国民、公民逐渐成为初等教育的重要目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逐渐确立起国家初等教育制度和公立学校制度,并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整理自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

上表是17世纪至19世纪西方教育发展状况表。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就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趋势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魏源、徐继畲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政治”之“遗意”。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必要,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介绍。20世纪后,民主与科学得到进一步传播。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89年8月4日,包括诸多贵族议员在内的法国议会投票,废除旧制度时期大部分封建权益和等级特权,这被认为是欧洲施行千年的中世纪制度走向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法国贵族愿意投票放弃自己特权的主要原因是
A.希望在政府中取得更多权力
B.人生而平等的启蒙影响
C.路易十六无法解决政府危机
D.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6 . 狂飙突进运动是1760年代在德国文学和音乐创作领域兴起的变革,该运动持续了近二十多年,处于文艺形式从古碘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之时,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以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悲剧《狂飙突进》为名,组织同名社团,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口号,主张个性解放,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推崇天才和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他们类学观点的核心。由此可见,狂飙突进运动的兴起深受
A.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B.启蒙思想的影响
C.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018-04-12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
(1610-1695年)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
(1613-1682年)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王夫之
(1619-1692年)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路德问道:“如果说出售赎罪券是为了修建教堂,是为了拯救人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金钱,那么教皇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他的钱比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富豪还多,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而非要花贫穷,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指出《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发表该言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的主张?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13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19-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
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
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材料一中描述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哲学家的世纪”中哲学家们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主张?(答三人以上,并至少说出每个人的一点主张)

(3)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2017-12-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