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18世纪中叶前,法国上层社会聚会中,男性贵族头戴假发,服饰艳丽华美,还常与女性一样用金银装饰。18世纪后期,上层社会男性发型、服饰转向含蓄内敛,但其妻女穿戴逐渐由白色衣裙为主转向华贵和鲜艳。上述变化体现了当时法国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服装与政治紧密联系
C.工业社会已经形成D.封建势力被彻底废除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部分西方思想家的法制观。

洛克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黑格尔法的体系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

——摘编自冯玉军《经典格言里的法治力量》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2-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全部的启蒙方案就是将理性思维运用于人脑中的阴暗区域,那里潜伏着威胁性的、分裂性的力量,它们源自偏见、宗教、迷信、不可控制的以及无法想象的情感,源自一切使自主的个体失去自我认知、自我控制的事物。这说明启蒙运动
A.驱散了人世间的黑暗B.旨在增强人的自主性
C.指出了情感的复杂性D.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酸运动时期部分作品信息表

时间作者国家(地区)作品提示信息
1620培根英国《新工具论》自然中真正存在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的个体
1625格劳秀斯荷兰《战争与和平》法的原则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人的本性
1651霍布斯英国《利维坦》把教会置于国家和君主管辖之下,由国教管制人民
1677斯宾诺莎荷兰《知性改进论》探讨了寻求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指出真理和实在的系统一贯性
1697培尔法国《历史与批判辞典》批判封建宗教,无情地驳斥正统的基督教信仰
1721孟德斯鸠法国《波斯人信札》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法国是极不合理、极不公平的社会
1758爱尔维修法国《论精神》攻击一切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
1774潘恩美国《常识》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两者利益的终极代表
1781康德德意志《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数学、自然科学是怎样成为科学的,提出哲学也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
1790拉吉舍夫俄国《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尖锐地揭露农奴制度、专制制度的罪恶

参考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5 . 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欧洲贵族地位变化大事表(部分)

法国俄国英国
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时期,出现了一整套等级分明的规则和礼仪。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
1789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西,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14年,沙皇颁布法令,将贵族的领地由有条件占有变成贵族私产。
1861年,俄国贵族失去了免费劳动力和近一半的土地。
1761年,英国下院中60%是贵族。
1832年议会改革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茨得13个议席,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会席位。
18~19世纪欧洲社会贵族阶层走向衰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2022-01-20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79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征用圣热纳维耶芙大教堂改为先贤祠,用以供奉伏尔泰等人。在仿古罗马万神殿的三角门楣上,雕刻了"献给祖国感念的伟人"的铭文,大型浮雕的主题从天使围绕十字架的"信仰之爱"变成了"祖国为公民与英雄加冕"。这反映出
A.法国开始形成近代民族国家B.天主教失去精神独裁地位
C.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D.当时政权注重塑造民族意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概况
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6世纪,希腊在酒神颂歌舞中加进演员,被认为是戏剧的萌芽;以后增加叙事和戏剧因素,戏剧形成。在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被看作是喜剧的发端。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分别为悲剧和戏剧的代表人物。
中世纪时期(513世纪)以宗教观念和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从教会仪式发展起来的宗教剧,以宣传教义为目的;传奇性的情节中渗透着宗教和道德宣传;多取材于耶稣和圣徒的传奇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1317世纪初)是欧洲戏剧史第二个繁荣时期反对教会权威,赞关智慧,提倡个性自由成为创作的思想。仁慈、善良、爱情等是这一时期戏剧表达的主题。莎士比亚是杰出的剧作家。
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呈现为王权服务倾向,崇尚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宫廷色彩浓厚。法国是等级君主制国家,高度的中央集权要求文艺为它服务,法国戏剧成为古典主义旗帜。
启蒙运动时期(18世纪)戏剧在法、德、意、英都有发展。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戏剧创始人,狄德罗提出建立市民戏剧;德意志莱辛创立起德意志的民族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民族戏剧。
19世纪的欧洲戏剧分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以强调表现内心生活,憧憬未来;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戏剧,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雨果、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

——根据中央戏剧学院出版社《西方戏曲通论》等资料改编整理

回答:提取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信息,就欧洲这一时期的戏曲发展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依据提取的材料信息展开论述,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1-18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9 . 康德认为,哲学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比知识更高的道德实践,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人的尊严不在于他有理智、知识,而在于他能不受自然欲求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人有民主的权利和道德的自由,这种道德是常人现实地具有的。据此可知,康德
A.强调遵守道德规则B.构建新的政治蓝图
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D.肯定人的自身解放
2022-01-14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10 . “那是一个拥有原理和世界观的时代,对人类精神解决它的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它力图理解并阐明人类生活—诸如国家、宗教、道德、语言—和整个宇宙。”以上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自由主义运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