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舒衡哲所说:“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渴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为着改造自己身上的奴性而斗争,这种奴性源于家庭权威而不是神权专制。历史条件的差异使得启蒙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摘编自骆徽、王志红、刘雪飞《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就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主持编撰了《百科全书》。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等。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了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围绕百科全书的出版和发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狄德罗顶住教会、政府几次三番的迫害,终于在1772年全书出齐。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总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773年,清乾隆帝下诏开设四库馆,以纪昀等人为总编撰官,开始编撰《四库全书》,声称集古今著作,“以彰千古同文之盛”。次年,又下征书令,要将“有抵触本钥之语”的书“尽行销毁”,最终被销毁的书籍多达三千余种,几与四库现书相当。1782年编撰初成后,先期抄写四部,藏于北京、沈阳等地,仅供皇室阅览。随后又抄写三部,分藏于江南,允许文人入阁阅览。《四库全书》按照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成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摘编自《常这华义浓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编撰中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它们在中法两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8世纪之初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城邦为古希腊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环境,促进了思想和表达方式的发展。古希腊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人类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衡量人类的潜能、寻找扩展人类能力的方法。

——摘编自理查德·E·苏里文《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人性,摒弃了宗教教条,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   牛顿宇宙理论的影响超越了科学领域,让人们能理性分析人类行为和制度。与近代早期科学家一样,绝大多数哲学家相信,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理性思考将会引领每一个入走向自由,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启蒙运动用一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世俗价值观念取代了基督教价值观。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希腊思想发展的独特环境。指出古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厖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围绕“科技与人文”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分析这种“大破大立”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