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2021-1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问题导学-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2 . 对启蒙运动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爆发的
②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尤其是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的推动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⑤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019-09-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重点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8世纪之初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城邦为古希腊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环境,促进了思想和表达方式的发展。古希腊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人类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衡量人类的潜能、寻找扩展人类能力的方法。

——摘编自理查德·E·苏里文《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人性,摒弃了宗教教条,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   牛顿宇宙理论的影响超越了科学领域,让人们能理性分析人类行为和制度。与近代早期科学家一样,绝大多数哲学家相信,对人类和自然界的理性思考将会引领每一个入走向自由,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启蒙运动用一套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世俗价值观念取代了基督教价值观。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希腊思想发展的独特环境。指出古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和15世纪曾长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这并非没有道理。由于粮食危机、饥荒、战争、暴动造成人民的贫困,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加上宗教的无序状态,使这个时期具有变化不定、混乱动荡的特点。然而,对于这个时期,也可用略有差别的方式来解释,即这段危机时期也是有希望的时期。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人们常常描述说,进步思想是现代或自17世纪末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支配思想或特有思想。然而进步思想却是在1700年以后才日益变得明晰。有文化教养的人也不见得相信迷信,一切超自然的观念对许多欧洲人来说,日渐淡薄。“现代”人不仅不再害怕鬼怪,他们也不再害怕上帝。“哲人”意指哲学家,而“富有哲理”在18世纪的意思是说,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课题。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5世纪是欧洲“黑暗时期”的理由,并说明“也是有希望时期”的思想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欧洲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原因。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的发展特征。
2020-02-2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统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启蒙运动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时代必然产物,下列对其产生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
C.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渐兴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0年12月26日,一颗彗星划过了巴黎的夜空。对现代天文学一无所知的巴黎人惶恐不安,以为大祸即将来临,认为这是“千祸之兆”。巴黎人不知道彗星产生的原因,但是他们的预感并没有错,盛极一时的路易十四时代由此开始走向衰败,而另外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站在历史的门口。这就是启蒙时代。

——《大国崛起·法国》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路易十四时代”和“启蒙时代”的主要政治特征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启蒙时代到来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启蒙运动的领袖们为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而设计的三种主要方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政治主张。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17世纪中国的启蒙思想只能称作“中世纪末的产物”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却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018-05-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并在交流中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内部改变”的原因。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改变“清代中国”的思想主张各是什么?

2018-05-0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