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是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摘编自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孟子提出的主要为政思想及具体的为政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出现“两个卢梭”的主要原因,并归纳“邪门”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及主要理由。
2018-12-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题
2 . 科学精神和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世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重建于15世纪,专门致力于研究柏拉图学说)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近代史的前驱。……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代精神”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人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界”的表现。
(2)材料二中“一个伟大的人”是谁?试说明其所发现“钥匙”对于当时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3)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卢梭继承并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什么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3 . 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研究古希腊民主制度学者人数变化曲线。导致第三个高峰出现的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启蒙思想的传播C.物理学的革命D.信息技术的发展
2020-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十七八世纪欧洲局面很复杂,技术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时期。作为一种科学思维,不再只是信仰的思维,是客观的用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看待外界,包括看待自己本身。

——摘编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况启蒙运动的起因。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2)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正在进行着的“文化批判”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2020-04-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对人类而言,未来是相对于现在,对永恒的神而言,他只有现在,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而是他视我们的未来如他的现在。”他的观点体现出
A.理性和信仰的结合
B.悲观消极的世界观
C.对神的意志的否定
D.对上帝权威的蔑视
6 . 《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2018-11-13更新 | 5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7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
2020-09-18更新 | 793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由相互封闭隔绝到逐渐联系、融合,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费自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一描述的世界东西方相互隔绝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对他们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界在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新的着重点”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各举一例说明这种“新的着重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4)综上,简要谈谈你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9 .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
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
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10 . 科学自由民主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材料一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的“形而下”(注: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中体西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诸如此类的论点都与这种对科学革命的片面理解有关。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注: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内涵是什么?请以西方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加以说明。

材料二科学与民主,是陈独秀一生追求的两大目标,陈独秀曾说:“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的道路”,陈独秀是“倾向共和科学方面”。在他看来,科学可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他的确崇拜科学征服自然的能动作用,但他更把它看作一种反对‘迷信’的武器……仍坚信“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2)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方科学的认识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原因从多角度回答)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材料三中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做了哪些努力?概括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

2017-10-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