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2023-03-05更新 | 138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德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8世纪中期,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理论,伏尔泰却称其理论是“鼓励盗窃、抢劫的穷光蛋哲学”。二者分歧的实质是(     
A.是否反封建B.私有制的存废
C.社会改造方案的差异D.阶级属性的对立
2023-02-10更新 | 8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闻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0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进行探讨。伏尔泰认为由于中国的政体温和,民众的财富逐年增加,人口也就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重农主义学派创始人魁奈认为在一个优良的政体之下,人民安居乐业,乐于生育,也有能力养育后代,所以中国人口增殖较快。伏尔泰和魁奈探讨旨在
A.缓和法国尖锐的阶级矛盾B.批判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弘扬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D.增强中法两国的文化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中国的专制主……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产生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
①政治主张的差异②个人性格的差异③掌握材料的差异④阶级立场的差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 .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尤其是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三者
A.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B.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
C.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D.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伏尔泰推崇儒学是因为
A.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B.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C.法国教会和王权强大,专制统治腐朽
D.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2018-02-26更新 | 47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认为:“如果统治者不能保障自然权利、自然法和自然宗教,那么被统治者就有权进行反抗和革命。被统治者进行反抗和革命的目的,是恢复自然的一种理性的规律,保有自己的自然权利。”这反映了伏尔泰
A.提倡君权神授B.追求政治民主
C.宣扬人人平等D.反对君主制度
9 . 在启蒙运动中流行着一句名言:“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B.提倡君主立宪,争取政治自由
C.宣传权利平等,提倡言论自由D.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10 .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