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存在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这一领域内,平等的基础,即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因为总体资源的稀缺,而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上述材料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西塞罗
2020-01-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礼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1778年,一位84岁老人回到巴黎。美国驻法大使富兰克林带着孙子前往拜访,小孩获得了“上帝,自由,宽容”的六字祝福。同年,老人逝世,不被当局允许在巴黎安葬。13年后其遗骨被迁入先贤祠,棺木上镌刻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这位老人
A.对理性作了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赞颂原始社会,其思想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创作《哲学通信》,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反对君权神授,提出分权学说以防范君主专制
2019-12-27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年高三12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3 . (一)启蒙思想家眼里的中国

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1689年-1755)《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伏尔泰


(1)对中国的描绘主要以中国什么历史时期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概括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分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2019-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孟德斯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所塑造的文化传统,并分别概述其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5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届福建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列宁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是农民的利益,他们衷心相信农奴制度及其残余一经废除就会有普遍幸福,而且衷心愿意促进这一事业。”这反映出启蒙运动倡导
A.人民利益至上B.人生而平等C.天赋人权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伏尔泰心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如此推崇中国旨在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倡导宗教信仰自由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8 .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关于自由的言论对应的人物正确的是
①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②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③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
④人不是他人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卢梭②孟德斯鸠③伏尔泰④康德
B.①孟德斯鸠②伏尔泰③卢梭④康德
C.①伏尔泰②康德③孟德斯鸠④卢梭
D.①康德②伏尔泰③卢梭④孟德斯鸠
2019-11-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4
9 . 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9-11-05更新 | 451次组卷 | 15卷引用:热点17 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国风与世界情“——体育活动与文明交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伏尔泰认为:“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伏尔泰意在
A.为新阶级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
B.鼓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制度
C.将人文精神推进到理性主义阶段
D.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改造物质世界
2019-10-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