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伏尔泰论及中国的著作将近80种,信件200余封。伏尔泰甚至认为中国就是柏拉图式理想国模型的现实版,中国的农业、工艺、历史、政治、道德、宗教环境在他的笔下都是世界仅有和完美的。伏尔泰如此褒扬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文化水平领先于西欧各国
B.意在营造变革社会现状的舆论氛围
C.中国政治体制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发展与东西方交流、时代特征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颜氏家训》在立身、治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言论。

出处选文
《颜氏家训·养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氏家训·慕贤》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颜氏家训·治家》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反映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思想?

材料二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追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7-18世纪掀起“中国文化热”的原因,概括其学习儒家思想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新思想的建设没有捷径可循,只有长时期的沉潜研究才能取得真实的成绩。……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

——余英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有何关系?
4 . 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A.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B.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C.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2017-12-26更新 | 17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湖北宜昌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