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都是至交,他认为两位君主的明智有利于建立合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实行开明的专制统治,因其开明,所以能理性地立法;因其专制所以能确保合乎理性的法律的实施。据此可知,伏尔泰(     
A.倡导理性主义原则B.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C.支持封建君主专制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世纪中叶前后,伏尔泰是警察戴梅里(负责监管图书贸易)的重点监控对象,下表是《戴梅里日志》提及伏尔泰作品的主要类别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作品类别戏剧诗歌历史论战小册子哲理作品
1756年以前提及次数29423143
1758年以后提及次数170136816
注:1756—1758年的《戴梅里日志》资料缺失
A.思想冲突愈发公开激烈B.伏尔泰推动了文学革命
C.启蒙运动成为社会共识D.法国诗歌逐渐走向没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伏尔泰认为共和政体提倡自由平等,它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共和会产生党争,引起无政府状况和不断的骚乱。伏尔泰希望哲学家做国王,这样在他的领土上,理性越是进步,狂热和迷信所造成的损害就越小。据此可知,伏尔泰
A.认为政体构建需关注理性发展B.主张建立以理性为原则的共和政体
C.本质上希望保留封建特权等级D.强调君主立宪制最能体现自由平等
2022-06-29更新 | 85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主要意图为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为启蒙运动找依据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伏尔泰认为:“(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这表明伏尔泰主张
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三权分立、民主法治
C.独立思考、理性开放D.信仰得救、王权至上
9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但看法不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派热情赞颂中国的法律、政治、道德等,将其视为欧洲社会的榜样,而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中国是落后封闭专制暴政国家,习俗、风尚、法律和宗教混为一体。这种不同
A.是研究资料获得渠道的差异所致B.导致法国共和与帝制反复斗争
C.源于政治观念与学术立场的不同D.反映了法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10 .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