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26年5月,遭受专制迫害的伏尔泰逃到英国后,他的第一印象是“那晴朗明媚的艳阳天,似乎英国的天都要比法国的蓝”“英国人生活自由而富足,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于是,他由衷地发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在罗马会不会成熟?”据此可知,伏尔泰(     
A.倡导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B.主张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
C.推崇英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D.强调主权在民和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中叶前后,伏尔泰是警察戴梅里(负责监管图书贸易)的重点监控对象,下表是《戴梅里日志》提及伏尔泰作品的主要类别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作品类别戏剧诗歌历史论战小册子哲理作品
1756年以前提及次数29423143
1758年以后提及次数170136816
注:1756—1758年的《戴梅里日志》资料缺失
A.思想冲突愈发公开激烈B.伏尔泰推动了文学革命
C.启蒙运动成为社会共识D.法国诗歌逐渐走向没落
2023-03-02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55年8月,伏尔泰在读了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给卢梭写信说道:“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牲畜。读了你的书,真的令人渴望用四只脚走路了。”伏尔泰在此质疑的是(     
A.浪漫主义B.共和主义C.平等主义D.自由主义
2023-02-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认为,“历史学的使命应该是认识历史自身的活动,对历史进行自身的审查,从概念出发建立认知事物发展的逻辑”。他还提出希腊罗马史学家给人留下的大抵只是“战争史”“远征记”之类的作品,而历史学真正的方向是“我们应当尊敬那些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靠暴力奴役的人”。这表明伏尔泰(     
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思想自由
C.追求人民主权D.反对专制制度
2022-12-31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中期,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对中国礼仪的最大误解,肇始于吾人以己之风俗度衡彼之风俗:概因吾人将偏颇天性所生之偏见带至四海所至。”此段话侧面反映了当地(     
A.热衷于学习中国礼仪的现象B.用中国文化丰富启蒙思想
C.与中国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D.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2-11-3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伏尔泰强调人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而不是社会生活上的平等。他说:“在我们多灾多难的世界上,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由此可见,伏尔泰(     
A.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抨击B.天赋人权的空想性
C.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D.对理性主义的质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最早传播牛顿和苹果故事的人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他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是为平民阶层设计的。其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大众化B.借用牛顿学说抨击宗教神学
C.启发平民探索科学奥秘D.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体系形成
8 . 伏尔泰对英国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及权力构造十分称颂,认为:“英国政府这种可喜的混合: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据此可知,伏尔泰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主张社会契约论
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D.倡导自由与平等
9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霍布斯认为,臣民和君主之间达成的是政治契约,人民一旦将统治权交给君主就不能收回。卢梭认为,契约是人民之间的协议,统治权只是一种“代办权”。与霍布斯相比,卢梭的“社会契约”更强调
A.天赋人权B.公平正义C.人民主权D.个人至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