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教人们照顾自己的心灵“认识你自己”,通过心灵去倾听神之声,去接照善的目的行事。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智慧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知识”。他引导人们认识灵魂中固有的善德。苏格拉底的“善”所包客的美德,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对真知的追求,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柏拉图以其理念论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促成西方哲学的理性倾向,形成了知识型哲学,体现着科学主义精神。

——摘编自肖雪《试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只有“好的法律”才能维护自由。但法律只能惩处“公开的罪行”,对那些“隐蔽的罪行”却无能为力,对此,“制裁之道,唯有宗教”。他认为,“最好的政府必须尽可能保护每个人的这个天然礼物——自由”;他希望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他喻之为“椰子”)作为一个典范在全世界“试种”和推行。他认为,真正的平等是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每个公民“对自由、对财产所有权、对受法律保护享有平等权利”。

——摘编自卢少鹏《历史视野下的启蒙——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特点,并简析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2022-03-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身处新旧交替时期的彼特拉克开创了全新的历史观。不同于中世纪基督教编年史家将神的时代视为历史的开端,他把“人的时代”或“文明的时代”看作历史的第一阶段。史学写作不再为神权服务,而是要为人民提供道德教化和培养批判精神,基督教人物也不再是写作的焦点,人文主义者开始把视线扩大到过去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传记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书写历史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周施廷《自我的觉醒:彼特拉克与现代性》

材料二  与传统史学相比,伏尔泰“智慧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是它的广阔历史视野。他所创造的“智慧史”并不是思想史,也不是狭义的文化史,而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史。如他所说,它是对社会进步所作的符合理性的报道。它包括人类智慧的一切成果,既包括文化艺术、民情风俗、科学、哲学和宗教等精神文化,也包括各种物质文化和政治法律制度。这样一来,伏尔泰第一次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造成西方历史观念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摘编自赖元晋《伏尔泰和他的人类智慧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彼特拉克全新历史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智慧史”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智慧史”产生的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1689—1755)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1694—1778)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1712—1778)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的基本主张。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材料二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材料三   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约。……如恩格斯所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哪一份文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指出材料三中“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哪一份文献并简述其颁布的意义。
2021-05-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最初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的主张(任举两例即可)。依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为了避免“专制独裁政府”的出现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1-05-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

材料一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朝弄过程中,薄仰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値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一一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思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他新教所推的权成《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一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カ,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1-05-0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 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它)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会双手被缚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伏尔泰所指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举出实行类似政治制度的其它两个国家。
2021-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人对这场死亡(指14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的黑死病)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对于基督所讲的爱心,对于瘟疫的发生,对于自身既定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思索,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信仰与自身所处地位的怀疑与不满,人们的思想感情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演变为对整个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人们从黑死病大死亡体验的高度,对生之价值作了重新的肯定。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喧闹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他们彼此展开无休止的论战,有些完全是唇枪舌剑,毫不客气。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对这场死亡”的反思导致欧洲人的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这一时期意大利文学领域对此有何反映?
(2)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启蒙思想家中选取两位说明材料二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14-18世纪影响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据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行使。”

——孟德斯鸠

材料三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民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核心是什么?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具体指哪些人?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近代欧洲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主张。
(3)根据材料二,在三位思想家中任选两位简要指出其学说。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欧洲发生的重大改革和革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