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2019-02-26更新 | 386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表》,由此可知
思想家主要观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思想。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国思想家侧重人权B.他们都否定封建制度C.他们阶级属性相同D.二位思想家观点对立

3 . 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帝不是一个有人格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无限的、永恒的“智慧的实体”,是“世界理性”;……我们深信有一个神存在,我们是他的作品

——伏尔泰《形而上学论》

从事物的表象来论上帝,无疑是自然哲学份内的事。只有在科学工作里揭示和发现上帝对万物的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终的原因,才时上帝有所认识。

——牛

材料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立法之权

——伏尔泰《以英国人的口吻》

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l)概括材料一中伏尔泰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牛顿“在科学工作里揭示和发现上帝对万物的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的主要著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卢梭在私有制和国家政治制度一上的主要观点。简述他们的政治启蒙对欧洲社会进程的影响。

4 . 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皇帝动辄以“大逆罪”处置臣民,是典型的专制主义。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B.两人观点相反但本质上都为宣传启蒙思想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根本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A.主权在民,公平正义B.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D.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19-20高二上·北京西城·期末
名校
6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称为开明君主式的理想国度,以此描绘法国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改革蓝图。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B.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C.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2020-02-22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这说明他
A.倡导平等博爱B.反对宗教宽容C.主张法律至上D.推崇理性信仰
2020-02-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说:“上帝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一劳永逸地为自然立法,然后就袖手旁观,让这些法则按自身的必然规律而起作用,来推动整个世界的运转。”此观点
A.宣扬了上帝万能理念
B.批判了天主教会的封建特权
C.体现了理性主义思想
D.倡导了科学为人类服务精神
9 .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②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
③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④主张“法治”取代“人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6-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共31章,其中有21章53节提到中国,且言语间以抨击攻评为主,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该观点散见于他的诸多作品中。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政治具有两面性
B.两人都在为启蒙思想寻找事实论据
C.孟德斯鸠较伏尔泰更激进
D.两人审视中国的视角存在根本差异
2019-03-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