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759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一书出版,其核心思想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一定要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通过“自利”与“利他”的合生互济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这一核心思想(     
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内涵B.反思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
C.践行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D.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方法
2023-05-19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这里的“不成熟”是指
A.摆脱神学对人精神的束缚B.具有敢于质疑权威的引导的精神
C.有勇气地运用自己的理性D.缺乏批判的主观愿望和行动能力
2022-06-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2022-06-27更新 | 25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德指出:“一个时代绝不能缔结某种条约,以阻碍后来的时代扩展眼界、增进知识、消除错误。这将是一种违反人性的犯罪行为,因为人性的固有使命正在于这种进步,”康德此言论意在强调
A.思想与言论自由的重要性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德国应尽快实行民主制度D.未来社会需要权力的制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德意志地区掀起了“中国热”,如普费弗尔的《寓言与故事》中根据中国孝道故事改编的诗歌,劝谕世人孝敬父母;维兰德在小说中借鉴《赵氏孤儿》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勤政爱民的贤明君主形象——梯芳,颂扬他充满儒家精神的治国方略。这些文学创作(       
A.意在批判和改造欧洲社会B.扭曲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
C.使儒家思想融入新教伦理D.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
2022-04-22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8世纪,欧洲的--位思想家指出:“劳动首先成为价格,即成为用于偿付一切的原始购买货币。早先,购买世界上一切的财富,并非通过金子银子,而是通过劳动。”由此推知,“他”主张
A.权力制衡B.主权在民C.自由竞争D.独立思考
7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41次组卷 | 7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2020-11-03更新 | 51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欧洲的历史文化具有“批判性”。康德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就是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康德时代集中批判的是
A.封建社会的等级和专制制度B.各种繁琐的宗教仪式和规定
C.教会的禁欲苦行与自身腐败D.天主教“灵魂获救”的骗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康德提出了“人非工具”的观点。下列对其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B.强调了以人为本,尊重别人的感受
C.体现了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的思想D.促使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宽容心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