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2023-02-12更新 | 220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项目材料结论
A《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B《本草纲目》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C《伤寒杂病论》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中医基础理论
D《肘后备急方》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对西汉防疫起到积极作用
A.AB.BC.CD.D
3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历年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三百多片同医学有关。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______,奠定了古代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东晋名医    2    著有《肘后备急方》,唐朝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明朝名医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探索如何遏制瘟疫的传播,减轻瘟疫的破坏方面,秦与西汉都有专门安置隔离病人的场所,唐宋时期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改善公共卫生等手段防控疾病。明清时期温病学派认为瘟疫是通过空气与接触进入口鼻而传播。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张剑光《三千年疫情》

材料二瘟疫与战争对中国人口波动的影响(13-19世纪)


材料三 这场(雅典)大瘟疫造成雅典近1/4人口死亡,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无疑,这场瘟疫对雅典的垮台有影响。

——【英】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等《疾病改变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药学成就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的填空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2-07-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它的基本内容涵盖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它”是
A.《伤寒杂病论》B.《神农百草经》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指南针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
2022-04-23更新 | 123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王祯,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之一。他继承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在多地主政期间,劝农兴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还在古代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关于王祯的史事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制铜活字   ②著成《农书》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编印《旌德县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022-04-03更新 | 431次组卷 | 142卷引用:2014届浙江台州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医书目录截图(局部),据此推断该医书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唐本草》D.《本草纲目》
9 . 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一段话我们耳熟能详:“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可以说,宋人以超脱的奇思妙想和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将日复一日的生产生活故事,织出“科技味儿”,达到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摘编自曾福泉、何冬健《古代科技发展的璀璨明珠》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再一次实践,而且是较前面成功的一次实践。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辛亥革命对现代化起的另一重要作用,表现在对经济现代化的政策推动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了若干维护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方针……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晚清几十年的总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启蒙和观念的现代化。

——摘编自徐业滨、秦慧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循环经济》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印刷术、指南针在宋朝的发展表现,并写出北宋沈括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著作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指出1915年在“思想的启蒙”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并分别写出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木棉)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其种艺制作手法,骎骎北来……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名曰贝吉,又曰棉布。”以上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史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农书》
2022-01-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