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印章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秦汉,玺印盛行,汉印引领中国数千年来的篆刻艺术。发展到明代,我国古代的印章技术达到了顶峰。其中一项重大突破是印章不再只限于官印,私印也突起并盛行,同时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有些名家开始撰写书籍使其篆刻方法流传于后人。在中国古代,印章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印章是皇帝与臣下、官员之间传递公文的有效凭证。印章代表封建身份等级地位的象征,不同的身份所用的印玺样式、规格、钮状均不同,不能滥用、此外,印章还用来标识财物,作为辨别所收物品质量优良、数量多寡,还可用于祈福、祈祥,也可以作为每个人身份的识别卡。

——摘编自张亚杰《我国古代印章及其社会功用简述》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社团逐渐兴起。1904年,西泠印社在杭州成立。此后,以印学、篆刻、金石为研究对象的印社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913年,西冷印社对印社的宗旨、社员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活动经费、入社条件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西泠印社"集合当时一流水平的印人群体,加以经常欢聚的研究探讨",甚至还以团体形式与国内外进行印学及艺术文化多方面的交流,承担起全国乃至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的职能。

——摘编自卢雨《西泠印社与中国印文化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印章文化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印章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综上,说明印章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2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帝内经》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同时强调“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此可知,《黄帝内经》(     
A.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论
C.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D.蕴含着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经》(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这表明(     
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农学经典《氾胜之书》是以关中地区作为试验区的农书,代表东汉农学最高成就的《四民月令》记述的则是以洛阳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农耕生活规范。这折射出两汉时期
A.土地耕作方式的重大变革B.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强
C.土地占有形式的根本变化D.政治中心东移的历史变化
2022-05-27更新 | 806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借扁鹊之口提出病有“六不治”,为“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这一记载说明,先秦时期()
A.医生职业已得到广泛认可B.中医学理论发展臻于成熟
C.医患关系得到了有效规范D.医生的医学认识渐趋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年来,我国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9卷古纸。这9卷古纸的质地与“蔡侯纸”高度一致,经过碳14鉴定,这些纸要比蔡伦生活的时代早100多年。这些发现说明了
A.汉代纸已成为主要书写材料B.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
C.造纸术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2022-03-0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建阳刻书历史悠久,史称“建本”。建阳在北宋时是全国雕版刻书中心之一,南宋时被称为“图书之府”。两宋“建本”繁盛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区环境,盛产梨木B.偏隅东南,远离战火
C.经济发展,文风鼎盛D.宋都南迁,文化熏染
9 .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2022-01-1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中国春秋至元代理论、实验、技术在各朝代科技总积分中所占比重(%)。据此表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朝代理论实验技术
春秋12286
西汉6985
东汉101476
魏、西晋13086
南北朝151372
81181
北宋4690
81280
A.重实用、轻理论、轻实验B.推动我国科技向近代转型
C.随着国家统一而发展进步D.理论指导着技术和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