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所示为唐至五代的部分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可用于研究当时(     
诗歌来源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张籍(766-830)《寄元员外》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殷尧藩(780-855)《旅行》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韦庄(836-910)《秦妇吟》
A.坊市制度的深刻影响B.诗歌创作题材的变迁
C.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D.城市管理制度的松弛
2023-05-10更新 | 55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大量的唐诗反映时人并吞四海、投笔从戎、立功塞外的志向。如初唐时期“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唐时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各种边塞诗如"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据此可知,唐诗(     
A.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B.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
C.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D.侧重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7月,一位名为“阿木爷爷”的63岁.大爷在海外社交平台走红。“阿木爷爷”通过锯、刨、凿、磨等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制作出了各种精致木器,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百万粉丝、上亿流量,“阿木爷爷”展现的“神秘中国技术”,让国外网友叹为观止。他发布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视频不用一个英文字母,却圈了无数海外粉丝,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传递中国智慧之光。

——摘编自中国日报《2020—2021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传递中国智慧之光”,自拟命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表达明晰,逻辑充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4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赋最初是典型的宫廷文学,其内容多是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篇幅普遍较长,称大赋;汉末以来,小赋流行,篇幅更加精简,文风更加朴素、自由,内容侧重于抒发个人心志或针砭现实。汉赋的变化说明
A.汉末文人的家国认同有所下降B.艺术创作受到时代环境影响
C.汉末的文化政策更加开放自由D.小赋比大赋更加具有时代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面是中国古代部分名人的名句。据如表可知,我国古代文学
名人出处名句
孔子《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陶渊明《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论。
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A.受正统儒家思想的渲染最深B.刻意追求独特的“意境情趣”
C.表现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D.具有“文以载道”的人文传统
2022-04-30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   交州商人徐某,常年漂洋过海做生意。有一次,他的船在海中行驶时,忽然被一阵狂风吹至深山密林中的夜叉国,夜叉国人居住山洞,牙齿像刀戟,眼睛好像灯笼,说话像鸟兽叫,以狼、獐、鹿等动物的生肉为食。因为徐某带了一些熟食且有做熟食的手艺,让夜叉国人觉得熟食很美味,他没有被杀掉或吃掉,反而很受欢迎。他随遇而安,逐渐融入夜叉人的生活,还和母夜叉结婚生了三个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某带着大儿子回到交州老家,大儿子从军,立下大功,18岁成为“副将”。最后,徐某把妻子和其他孩子接回故土,二儿子考中武进士,妻子受封“诰命夫人”,女儿也为国立下战功。

——摘编自蒲松龄(1640-1715年)《聊斋志异之夜叉国》

材料二   波勃出身条件优越,但不幸在幼年被拐后沦为船舵手的奴隶。因不满压迫他奋起反抗,却在一次失利后连同其他23名起义分子被遗弃荒岛并自谋生路。但波勃等人并不安于现状,他们决定通过自造船只逃离荒岛,在他们的努力下,建造了船只辛格顿号,波勃成为船长。在波勃的带领下,辛格顿号征服了大自然,最终抵达非洲的黄金海岸。远洋航行使船上的人员腰缠万贯,回到伦敦后,他们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波勃的钱财很快挥霍殆尽,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再次加入了海盗团伙干起了烧杀抢掠、贩卖黑奴的勾当。

——摘编自【英】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辛格顿船长》


阐释两部小说所折射出的17-18世纪中、西方的时代特征。(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中记载了“大田多嫁,既种既戒”的民间歌谣,但其实更早的《易经》也记载了“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的民间歌谣。由此可知
A.面临战争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常态B.传统典籍记录和反映着先民生活
C.《易经》中记载了最早的民间歌谣D.记载民间歌谣是传统典籍的习惯
9 . 下图为明刊本《忠义水浒传》中的插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了足球游戏起源于宋代B.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C.描绘了丰富的市井娱乐生活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