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会景帝不好辞赋”,汉赋发展不前。武帝时司马相如因《子虚赋》和《上林赋》颇得赏识。《汉书·贾邹枚路传》载武帝时期“(枚皋)善之,拜为郎。……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汉赋前后地位变化的本质是(     
A.统治者的好恶B.创作者才华C.汉王朝的更替D.时代的需求
2023-10-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初的杂剧内容主要体现人道意识、个体欲求,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到了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思想发生了蜕变,以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主。这一变化是由于(     
A.程朱理学影响的加深B.阶级矛盾的缓和
C.民族压迫政策的调整D.市民阶层的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族官员由于仕途渺茫,他们的文学修养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们将精力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杂剧和小说在元代的兴起,不仅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是何等强大,同时也反映了在蒙古人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没落。”由此可知,元代(     
A.政治环境变化促进了文学发展B.杂剧和小说是新创文学形式
C.传统儒家文化受到统治者打击D.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该诗派或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重武轻文的社会思想B.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C.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明清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
人物形象出处
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西游记》
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封神演义》
花妖、狐魅等抛开一切清规戒律,大胆追求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
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儒林外史》
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的爱情《红楼梦》
A.文学创作脱离现实B.文学作品开始世俗化
C.封建社会暗含危机D.文化政策趋于自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每一个奴婢都是鲜活的,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拥有高尚的心灵和纯洁的灵魂,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常与他们打成一片,这类情节在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批判B.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C.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历史,通过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三国演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主要原因在于
A.迎合了大众的价值取向B.真实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C.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D.贴合人们的生产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是汉赋与乐府诗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文学体裁代表作特点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穷极声貌
乐府诗民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体现真实,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据表可知汉代
A.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B.阶级分化和民族对立
C.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D.经济和文化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子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说:“承接两宋的元杂剧,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重现历史故事B.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