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初的杂剧内容主要体现人道意识、个体欲求,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到了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思想发生了蜕变,以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主。这一变化是由于(     
A.程朱理学影响的加深B.阶级矛盾的缓和
C.民族压迫政策的调整D.市民阶层的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末清初时期,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好奇”内涵发生变化,“奇”不再是以往描写牛鬼蛇神,而是在“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发现“奇”。这说明,“奇”的变化(     
A.反映了封建迷信日渐淡薄B.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D.标志着世俗文学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每一个奴婢都是鲜活的,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拥有高尚的心灵和纯洁的灵魂,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常与他们打成一片,这类情节在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受到强烈批判B.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C.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唐诗中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通过对唐诗的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元白诗笺证稿》等史学名著。这说明
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一手史料B.唐诗真实反映唐朝社会状况
C.诗歌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D.历史研究必须用诗歌来印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歌颂了后稷功德,后稷形象实为一位神化了的英雄。这反映了西周
A.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
C.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D.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诗词均为宋代诗人所创作。这些诗词反映出,宋代
诗句作者地名注释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刘辰翁狼居胥:一说在今蒙古因境内、去病曾在狼居山勒石封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陆游轮台: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今新境内
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陈傅良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东汉窦宪曾在此勒石封山
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李鹰葱岭:指帕米尔高原、曾先后为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所管辖。
A.文学艺术出现世俗化趋势B.延续了汉唐时期的疆域观
C.中原王朝的疆域有所拓展D.理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
2022-05-02更新 | 610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南宋曾丰在为黄公度词集作序时谈道:“凡感发而输写,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要其情性则适,撰之礼义而安。非能为词也,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不能不为词也。”这反映了宋词
A.呈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诉求
C.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D.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唐朝部分著名诗人的诗作摘抄。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诗作来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人京》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人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甫《后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A.诗人在性格上狂放不羁B.诗歌以蔑视权贵为主要内容
C.诗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D.社会风貌呈现开拓进取精神
2022-03-15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子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17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