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组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形成的背景。
(2)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0-11-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情”与“理”(礼)长期处于对立地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虽然也承认“情”的客观性,却普遍赋予“理”以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把“情”看作人性中消极的、恶的因素。明朝中后期,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理学思潮的纠偏倾向,张扬“人欲”、反对理学禁锢的“主情”文化思潮兴起。晚明文学家冯梦龙专注于以“情”写史,著《情史》二十四卷,明确提出“情教”思想。他指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夫妇其最近者也,无情之夫,必不能为义夫;无情之妇,必不能为节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孰知情为理之维乎”,“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摘编自何悦玲《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兼谈其在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举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包括它们盛行的那个时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过的风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袭下来,有人学习效法,也有人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乃至堪称珍品、杰构的传世之作,如吴伟业的歌行诗和王士禛的神韵诗,陈维崧的登临怀古词和纳兰性德的出塞悼亡词,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戏曲,汪中的骈文《哀盐船文》,文言小说中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白话章回小说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摘编自《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冯梦龙“情教”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代文学的特征及其表现。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情感史研究、文学史研究都是史学研究的新领域。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形式和绚烂的精神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时代文学形式描述
春秋战国诗歌鲁国、秦国、赵国等地盛行,风格多样;大量作品反映人民对
战争的控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汉朝汉赋汉赋篇幅较长,大多言辞华丽,讲究辞藻的铺陈,叙事宏大,
深受统治者的喜爱。
唐朝唐诗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恢宏壮丽,题材丰富,流传
颇丰,涌现出了一批少数民族出身的诗人。
宋朝宋词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
牌,大多是娱乐场所需要的歌词;朝廷文官成为重要的创作
主体。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时代及其文学形式,根据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
6 . 历史人物评价

李商隐(813858),开成二年进士,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在李商隐不到1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少年时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唐大和三年,他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受到令狐楚的欣赏和器重,令狐楚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

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通过揭露晚唐皇帝服药求仙,慌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寄寓了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诗人描写晚唐荒凉到“高田长槲栎(hui们),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李商隐曾做县尉,不满于对县太爷卑射屈节,告假回长安,并作诗《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求假归京》。李商隐经历了唐朝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个皇帝,前几个皇帝要么被宦官杀死,要么被宦官所拥立。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商隐政治生涯坎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商隐的个人品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

毛晋《宋名家词序》:夫词至宋人而词始霸。曼衍繁昌至宋而词之名始大备。

杨慎《词品》:宋人作诗与唐远,作词不愧唐人。

王又华《古今词注》:(宋人)作词颇能尽变,作诗便板。

材料二   北宋前期以晏殊、晏几道、范仲淹、欧阳修等为代表的婉约派,承袭五代词风,内容大多是樽前酒后、花前月下。范仲淹词作不多,但扩大了词的表达范围,词风道劲。柳永精通韵律,开始创作慢曲长调新体裁,长于铺叙,用语俚俗,情景交融,深受下层平民的欢迎,其词风对秦观、周邦彦等影响很大。苏轼冲破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境界,清新豪放,开创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在苏轼豪放派词风基础上高度发展,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无往不宜,气势磅礴,充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陈亮、刘克庄、文天祥等,均受辛弃疾影响。而岳飞的《满江红》,充满爱国主义英雄气概,激励着千古爱国志士。两宋之际的李清照,认为词与诗不同,词“别是一家”。词作讲究音律,词语平淡而精巧,婉约中带豪放,独树一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宋词的评论。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对词的贡献,并综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宋词发展的原因。
2021-12-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三新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代科举考试被废除,儒生失去仕进机会,地位下降,激发了他们创作情绪。仕途失落的知 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从事杂剧创作。材料表明,元曲兴盛的直接 原因在于
A.科举制度的废除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扩大D.元代以词曲取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下列不属于宋词发展的原因的是(     
A.商业的发展B.城市的繁荣
C.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D.市民数量的增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

——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

材料三: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柳词传播广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宋代文学的发展特征及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2020-12-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