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载出处
赵飞燕为了毒死怀有汉成帝后嗣的宫女曹官,指使人给狱中的曹官一个小绿箧,“箧中有襄药二枚,赫躆(单薄小纸)书曰……”《汉书·外成传》
(汉章帝)令自选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蜀国都护李严写估“书六纸,解喻利害”《三国志·吕凯传》

       材料二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絮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仲,能幽能界……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摘编自[西晋]傅咸《纸赋》


       材料三   造纸工艺流程:备料→蒸煮(第一次煮料,加石灰)→洗浆→蒸煮(第二次煮料,加草木灰水)→沤制(淋草木灰水)→打浆→配浆(入纸槽加纸药搅匀)→压榨脱水→焙干成纸。

——摘编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分别阐述每则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纸术的影响。
2022-1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

3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
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史料记载,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间的怛罗斯之战中,唐朝战俘将造纸术传到非洲和欧洲。但据杜环(735—812年)《经行记》记载,此战唐朝战俘中没有造纸工匠。近年有中亚学者指出,此战前造纸术既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由此可知
A.《经行记》作为第一手史料更为真实可信
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
C.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D.西亚人在造纸术西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B.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C.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需甄别使用D.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2023-04-23更新 | 20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宋代文献中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实证
文献作者记载内容
《萍州可谈》朱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诸蕃志》赵汝适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梦粱录》吴自牧风雨冥晦时,惟凭指南针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益一舟人命所系也

A.宋代人们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宋代统治者重视扩展海外贸易
C.宋朝时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D.宋朝时科技的应用有了新突破

8 . 在文化的发展中,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在文化的交流中,翻译书籍会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l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材料三 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材料四 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西方相比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中西翻译运动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8-11-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