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与方法。下表所列文献史料,与其出处及所记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威称“蔡侯纸”。《史记》造纸术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梦溪笔谈》指南针
(三种火器各自不同的火药配方):“毒药烟球”、“火炮”、“蒺藜火球”;(多种火器):“火药箭、引火球、霹雳火球、铁嘴火鹤”等《抱朴子》火药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旌德县志》活字印刷术
A.①B.②C.③D.④
2021-06-07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综合下表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史料一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载:“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
史料二蜀地楮纸耐磨而绵软,是制作交子的原料。方回《忆我》诗云:“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史料三蜀刻本开版弘朗,字体遒劲,纸张洁白,校勘精当,有“宋时蜀刻甲于天下”之美誉。
A.蜀地印刷业发展得益于造纸业发达
B.宋代杭州印刷品质地最为上乘
C.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的南移
D.重文风气推动宋代印刷业繁荣
2021-05-14更新 | 475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下表能够确认的史实是
史料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衒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883年)癸卯夏……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柳氏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中和三年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B.《白氏长庆集》是一部雕版印刷品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唐朝时期佛经皆为雕版印刷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表“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印刷地印刷者种类印刷时间
长安城东市刁家历书晚唐
李家医书861年
成都樊赏家历书882年
卞家佛经晚唐
西川过家佛书晚唐
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
C.佛教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潮D.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唐代
2020-01-10更新 | 299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二考点05魏晋至隋唐的文化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6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论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取得巨大成就。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汉、唐、宋、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御史台;釉下彩绘;《金刚经》
司隶校尉;曲柄锄;五经博士
文渊阁;手工工场;定时炸弹
政事堂;“交子”;婉约词派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记述出处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支《萍洲可谈》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舟人命所系也。”(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
C.宋代航海技术高度发达
D.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
2019-03-04更新 | 47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文献出处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旧唐书·回纥传》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全唐诗》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宋代《渑水燕谈录》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A.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2019-03-29更新 | 35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l-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0-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0-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0-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2018-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6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