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印刷术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但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会读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接受较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据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有何价值?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欧文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尝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人类历史重新进行分期和解读,下表呈现的是其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分期方式。



——据立刚科技观察《第七次信息革命与智能互联网》等


请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部分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对材料观点的总结、质疑或修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

——摘编自苏颖《文字与王权一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等

材料二   1456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会读和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使看书学习逐渐变成小孩、少年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的焦点。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刷术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55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巧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能读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材料二   古代中国文书形态的材料带有权威性,文字被政治权力垄断,意在强化君主权力意在彰显历史功业和延续政治传统……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化。在书面语传播中,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经济能力且接受教育的群体才拥有“门票”。到了数字网络时代,网络B.B.S、博客、微博、微信,都表明传播权利进行了重新分配。民间话语成为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汝东《未来传媒发展趋势:一种媒介史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印刷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传播史的演进趋势及其推动因素。
2020-1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史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史料解读
A“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体现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表明荀子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情怀
D“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则观日,阴则观指南针”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

A.A
B.B
C.C
D.D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火药沿着丝路西传,一开始并非用于战争。硝石引入伊朗,最早作为治疗癫痫病的药物或者作为炼丹的药引。火药和火器的出现具有提高贸易安全程度的作用。直到13世纪上半叶,伊斯兰国家才明确出现用硝石配制火药和运用到火器中的记载。在其更多地成为攻伐手段时,中世纪的顽固封建城堡被轰塌了,一个看似无序但终归有序的新时代由此开始了。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传路线图

——据冯并《丝绸之路与四大发明西传》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0-04-2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43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表“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印刷地印刷者种类印刷时间
长安城东市刁家历书晚唐
李家医书861年
成都樊赏家历书882年
卞家佛经晚唐
西川过家佛书晚唐
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
C.佛教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潮D.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唐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依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人们认为指南针技术上突破与磁偏角的出现是在宋代。但根据唐代风水秘本《雪心赋正解》却发现早在唐代,风水先生就已掌握了指南针和磁偏角的知识。据此可以推知
A.唐宋时期科技知识发展较快B.指南针技术在唐朝已经突破
C.唐宋社会对指南针已有所关注D.正史对指南针的解读较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汉代的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
B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西汉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C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A.AB.BC.CD.D
2020-02-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