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天水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地图,这张残图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软而薄、出土时呈淡黄色,后来逐渐变成了灰色。纸平整光洲,用黑色细线绘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张地图的发现说明
A.甘肃天水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造纸术
C.蔡伦生活的年代史书记载有误D.西汉时期纸的使用较普遍
2 . 魏晋文化艺术乃是我国古代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下列作品不属于魏晋时期的是
A.《金刚经》雕版印品B.《洛神赋图》C.《姨母帖》D.《杨大眼造像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晚于唐代,直至清末仍在广泛使用;活字印刷术虽然诞生于北宋,但使用范围始终有限。图1、图2所示为清朝乾隆年间官方刻本的书影。


图1《皇朝礼器图式》


图2《南巡盛典》


据此可知,雕版印刷术的相对优势在于(     
A.版面具有收藏价值       B.政府提倡,市场推崇
C.人力成本相对较低D.图文并茂,字体多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图1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图2宋代海路贸易

图3宋代书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的官职名称,评价宋初的地方治理措施。
(2)宋代是科技发展的高峰,三大发明是其中的代表。就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三大发明之间的联系中选择两组进行分析说明,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021-12-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舟行在蓬莱山之后,水深碧色如玻璃,浪势益大,洋中有石,曰半洋礁……若晦冥,则用浮针以揆(掌握)南北。”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指南针B.火药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革新,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是继蔡伦之后,中国第二位被列入造纸印刷行业世界名人堂的大师。能获得此殊荣,主要是由于
①成功创制木活字                                               ②绘制水排鼓风冶铁图
③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印制《古今图书集成》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对此解释最全面的是
A.《金刚经》是我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B.佛教被唐朝政府确立为官方宗教
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佛教传播
D.活字印刷术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
A.元代社会政治环境宽松B.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C.科学家执着的探究精神D.社会需要推动技术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所示是中国部分地区出土的西汉纸或纸状物。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西汉
名称出土情况
罗布淖尔纸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亭出土,伴出物有汉宣帝黄龙元年木简等
灞桥纸状物1957年在西安东郊灞桥西汉墓出土,伴出物有半两钱、三弦钮铜镜等
居延金关纸1973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一件;1974年出土另一件,二者主要材质均为大麻纤维
扶风中颜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西汉窖藏出土,窖藏年代应在汉平帝之前
放马滩地图纸状物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墓葬年代应为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A.使用纸张的范围较广B.造纸术已得到发展
C.重视造纸技术的改进D.造纸作坊遍布全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宋代雕版书籍价格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宋代
A.雕版印刷术助推文化发展B.书籍排版技术大为提高
C.市民阶层文化的普遍提高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